- 推荐期刊约稿
- 合作期刊约稿
- 教育类期刊约稿
- 经济管理类期刊
- 社科综合类期刊约稿
- 医药医学类期刊约稿
- 会计学报类期刊约稿
- 文学艺术类期刊约稿
- 建筑工程类期刊约稿
- 机电水利类期刊约稿
- 农林业类期刊约稿
- 科技图书馆类期刊约稿
- 农业机械工程类期刊约稿
- 计算机自动化类期刊约稿
- 管理类期刊约稿
- 期刊知识
- 财经类期刊约稿
- 交通类期刊约稿
- 建筑类期刊约稿
- 其他类期刊约稿
- 农业类期刊约稿
- 文艺类期刊约稿
- 教育类期刊约稿
- 科技类期刊约稿
- 医学类期刊约稿
- 其他类期刊约稿
- 期刊发表技巧
- 网站交易服务
- 期刊约稿咨询
- SCI期刊约稿1
- SCI期刊约稿2
- 音乐类期刊约稿
- 档案类期刊约稿
- 护理类期刊约稿
- 物理类期刊约稿
- 设计类期刊约稿
- 新闻类期刊约稿
- 园艺类期刊约稿
- 卫生类期刊约稿
- 机械类期刊约稿
- 美术类期刊约稿
- 石油类期刊约稿
- 核心期刊约稿3
- 核心期刊约稿2
- 核心期刊约稿1
- EI期刊约稿3
- EI期刊约稿2
- EI期刊约稿1
- SCI期刊约稿3
- 生物类期刊约稿
高职高专课程体系构建及教学改革成果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医学高职高专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一直都是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本文以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从课程体系构建及教学改革的内容、改革成果探讨等发面详细阐述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医学 课程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部l4号文和l6号文件明确提出了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即“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是职业教育,其培养目标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具有明确的就业定位指向。针对这一文件,我校及时进行了课程体系构建及教学改革。
一、课程体系构建及教学改革的内容
1、 要更新教育观念,全面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综合素质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大学活动应当以学生为本位,以服务于社会为目标,课程体系的改革正是实现这一理念的重要步骤。给学生以符合当代科学发展的新的知识体系,才有可能使他们具备适应现代科学发展的观念,在理性、能力、价值观各个方面得到更快地提升,从而在今后工作中处在更加主动的地位上。优化的课程设计还可以提供学生主动思考、尽情探索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从服务于社会的角度来看,只有用体现先进科学观的知识体系培养出的人才才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所以,要落实现代教育理念,要使改革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医学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必不可少的。
2、 建立“工学结合”的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系统。
根据工学结合的要求,成立校、系一院联合教学督查组,对各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监控、督导,建立基本制度规范;在教学评价上,促进质量评价的社会化,参照医药卫生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制定出相应的理论及技能课程质量标准,提高医学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3、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改革
教学改革不仅要解决理论上的问题,更重要的还在于实践,或者说,理论探讨的目的正是为了找到恰当的实践方式。实践一方面是对改革效果的检验,另一方面,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发现问题,使改革方案进一步得到完善。传统医学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将整个学习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基础课程学习、临床专业理论学习和临床实习,比较分散,而新课程体系由基本能力、专业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三层次:第一层次,基本技能训练,在理论教学基础上,为加深学生对理论的学习,作为理论教学体系的补充,加大了实验教学的比重,通过大量的实验技能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第二层次,专业技术能力训练,通过实践课中与生产实际结合密切的内容进行实地训练,提高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了解掌握工程实践能力。第三层次,综合应用能力训练,通过到实习医院,在工作岗位上进行毕业实习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之毕业后能够胜任日后的工作岗位。这一系列训练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克服了原有体系的这种基础部分知识点分散、基础临床相互分离的状况,加强整体性和综合性,更符合于现代医学科学观。
4、加强考试制度的改革。
学生的成绩采取期终成绩与平时成绩、实训成绩、平时动手能力相结合评价体系。并且要严把毕业前集中实训关,本次实训不过关的同学要延期参加临床实践。
二、改革成果探讨
改革五年来效果如何呢?为评估实施模块教学后学生对基本知识、能力、水平的情况,我们对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5届210人、2006届362人(改革前)毕业生和2009届458人、2010届520人(改革后)毕业生实施新老模式教学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也对南阳市13个县市206家医院就我校上述四届毕业生工作情况也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
(三)、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我校课程体系构建及教学改革后的毕业生除了在研究创新方面无明显提高之外,其他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临床实践中的各项内容满意度都高达95%以上,远远超过课程体系构建及教学改革前的毕业生。而这种结果正好与教育部l4号文和l6号文都明确提出了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即“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相适应,也符合“职业教育其培养目标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的高职教育类型特征。
总之,对于这一重大教学改革,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以构建系统整合课程体系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问题导向、师生互动为主要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重组、改造,实现培养出符合现代医学要求的高质量医学人才的目标。这一体系依照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和未来医生必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以器官系统重组课程内容,以知识点整合教学内容,以科学新进展更新教学内容,以临床问题带动医学专业知识与人文社科、基础医学知识的衔接与渗透,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和改革创新。新课程体系由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和临床实习三大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又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作为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打破了原有的学科界线,以人体系统或其他知识系统整合多个学科的知识,体现出综合性的特点。
核心期刊网,国内知论文发表品牌,2017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查询,海量合作期刊资源,快速安排EI SCI 北大核心 南大核心。
用心服务,诚信经营,因为专业所以出色。知行合一,行胜于言!
Copyright © 2008-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