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约稿咨询

当前位置:主页 > 期刊约稿咨询 >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考试体系引入口试改革初探

 

一、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及其弊端

(一)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

高职英语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课程,拥有最广的学生团体。目前,英语教学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必修课程。 但是,高职院校的外语教学相关的弊端也日益明显。其中主要的弊病在于 教学设置随意性大,教学时间的长短缺乏统一的规划。高职院校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在专业课程上,在以专业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下,作为公共课程的英语逐步遭受边缘化。在某些高职院校,教学课时起伏较大,甚至将英语教学置于濒临取消的境地。在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专业化发展,注重课程的实用性的背景下,英语课程作为沟通工具的实用性没有得到足够的凸显。英语课程沦为职业教育的附属品和装饰门面的装饰品,其学科地位明显处于边缘化位置的倾向。

(二)    思路:通过改革考试体系,改进高职院校英语教学

考试体系的改变和改革,方能达成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改进。在考试体系的改革过程中,要转变过去重视教师教的形式和内容的评价,形成关注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情感的教学质量评价,关注学生参与课程学习活动和思维能力形成的评价,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形成良好的学习情感。只有通过关注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情感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才能真正发挥好教师在教学中的创造作用和主体作用。因而要转变过去单一重视笔试的考核体系,逐步形成以教师自主评价为主体、口试和笔试并举的新考试体系。

 

二、              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中加入口试的必要性

(一)    口试在大中学英语水平考试中的演变

从外语教学所走过的历程看来,每次重大改革关键作用的就是考试制度。每次改革都会在全国上下产生巨大的震动,对教师的教学方式都会产生巨大推动力,对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形成强烈的冲击,真正促进外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中学英语方面,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几次修订了教学大纲,不断改进和完善考试制度。英语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考试、考查既要有笔试,也要有口试和听力测试”。

大学英语方面, 2004年出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要“完善现有的测试与评价体系,尤其要重视形成性评价,加强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语言应用能力发展情况的检测,建立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其引导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作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允许各高校从自身的实际出发,选择采用自主考试或参加全国统测的方式对学生口语进行检测、增强大学生学习口语的动力,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指导教师进行口语教学改革。

 

()口试在英语教学评价体系重的重要性

巴赫曼(Bachman)语言能力测试模式被称为“语言测试史上的里程碑”。巴赫曼是美国著名的交际语言学家。他认为,语言能力就是把语言知识及其所使用的场景特征进行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创造语篇和解释意义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应包括语法规则知识和如何使用语言达到特定交际目的的知识。

 (三)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中加入口试部分的初定方案

口语测试的评分方法有综合法和分析法2种。综合法是评分人员根据一定的标准和整体印象划分等级;分析法是把口试表现分解为若干要点(语音准确、语言准确、语调准确、语言流畅、交互能力等),评分人员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要点分别评分,各要点得分总和即为口试的总得分或总级别。分析法注重口语的各组成要素,评分方法标准统一,信度较高,易操作;而综合法从整体上把握考生口语表现,效度比较高,但信度较低,不易掌握。

综合评分法是依据交际性测试体系的观点,把语言放在实际交际中作为一个整体来评价;分析性评分法则反映了分割式的语言观。因此,在交际性口语测试中,为了保证测试的质量,评估应把整体观与分析观相统一,既保证总体印象,又不忽视口语的各个要素;应坚持综合评分和分析评分相结合的原则,减小偏差,力求信度与效度的统一。

交际性口语测试的有效性也包括评分人的因素。要实现评分人的客观评分,需做到以下2:(1) 每次只评定一种成分(如词的重音、句子结构、措辞、流利程度等);(2)增加评分人,分别评定,然后取平均分数;评分人应该经过训练。评分人员执行评分标准的情况,也是提高口语测试信度的关键。有一批经过统一训练,具有良好素质,能有效掌握评分标准的考官,才能保证他们之间的评分具有客观性和一致性。

三、综述

高职英语的考试设置要在关照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上凸显实用性的特色,才能符合行业的需要,学生学习的技能才能符合职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而口试的引入,正好弥补了现存的而这一空白和缺陷。不过,口语测试一直以来都是英语教师头疼的问题。口语测试的特殊性使它成为英语学者和教师们一直孜孜不倦探索的一个领域。最后,希望口试的加入,能更好地发挥其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的反拨作用。

 

 

 

 

 

 

 

 

参考书目

[1]吴卿,刘丽华.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研究及实践[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

[2]滕艺萍,徐宜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探析[J].中医教育,2010

[3]冯小安.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2010

 

客服QQ:联系在线客服获取 投稿邮箱:联系在线客服获取@qq.com
核心期刊网,国内知论文发表品牌,2017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查询,海量合作期刊资源,快速安排EI SCI 北大核心 南大核心。
用心服务,诚信经营,因为专业所以出色。知行合一,行胜于言!
Copyright © 2008-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