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期刊约稿

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类期刊约稿 >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知识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这些特点突出地表现在企业的管理方式正从工业社会的生产管理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管理和知识管理转变,也就是说知识时代的企业再不是过去那种以单纯金融资本或自然资源来表明本企业与其他企业的不同,而是通过知识获取竞争优势。这种新变化要求一种新的管理方式即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也就是知识管理。对于企业来说,研究知识管理,充分利用知识提高竞争力,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从本质上说,企业的核心能力就是一个企业进行知识积累、创新和应用的能力。而对知识的获取、积累、传播、学习和内部共享无疑成为影响核心能力形成快慢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要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就必须以知识管理为依托。
   1.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知识管理的涵义
   1.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界定和特点。“核心竞争力”这一术语首次出现在1990年。它的定义是由著名管理专家普拉哈德和哈默(C. K. Prahalad和 Gary 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核心竞争能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中提出的,即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是“在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而决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力资源素质。现代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人才素质决定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发展潜力、面临危机的承受能力及对外界变化的反应能力,企业人才是企业发展一切的根本。没有企业人才的支持,企业的一切成就,只可能是建筑在沙滩上的楼阁。
   二是客户管理能力。企业界生产出来的产品价值必须通过市场配置才能体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必须拥有一批忠实的顾客,才能保证企业具备独特的营销竞争力。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管理可以通过一系列对客户的判断、选择、争取、发展、保持和相应的系统化的理论研究,来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为企业巩固已有的市场份额,开拓新的市场提供竞争优势,为新产品开拓市场提供客源保障,化解潜在的威胁。
   三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是指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技术成果物化为可以直接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活动。其核心在于技术要素与其他要素的重组,技术创新关注的不是技术的获取而是技术的应用,尤其是新技术的首次商业化应用。企业技术创新与核心竞争力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技术创新的主要目的是使企业在不断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又促使企业不断推陈出新,加快技术创新步伐,确保竞争优势。
   四是企业文化所具有的凝聚能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最深厚的底蕴,它通过蕴藏于企业活动背后的心理、伦理、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影响着企业行为。企业文化所涉及的领域和影响范围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密切相关。企业独特的创业精神,体现着企业团结、奋进的文化背景,结合本企业的管理实际,吸纳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化成果,创造性地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将能大大激发员工的智慧、活力、创造力,使企业不断实现更高的目标。
   1.2知识管理的涵义。
   国内外关于知识管理的定义有多种,无论是在内涵的界定上还是在语言表述形式上,都有较大的分歧,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知识管理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按照协作和信任的原则建立起开放的企业内外部交流环境,通过知识共享和应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应变和创新能力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事实上,知识管理的概念不仅仅是针对知识本身的获取、加工、存储、传播、创造和应用的管理,还包括对与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知识管理主要涉及四个运作过程,它们是知识集约、知识应用、知识交流和知识创新。知识集约过程是对现有的知识(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知识)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和管理的过程;知识集约过程通常包含了隐形知识显性化和显性知识综合化这两个模式的知识转化。知识应用过程是利用集约而成的显性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显性知识内部化的过程。知识交流过程指通过交流来扩展系统整体知识储备的过程。知识创新过程指整体的知识储备扩大并由此产生出新概念、新思想、新体系的过程;知识创新过程是前述三个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2.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知识管理的相互关系
   企业应用知识管理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1知识管理有助于企业的创新。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内容,知识管理的核心是培养创新能力。在科技高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的现代商业社会中,起决定作用的不再是企业规模的大小和成本的高低,而是产品的创新性,这往往是企业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许多大型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就是设法将其在各国的员工组织在一起,跨越地域和空间的限制,进行讨论和研究,建立知识联盟,创造出新的产品和服务。知识管理通过对合作活动进行组织,将使团体的交流超越简单的讨论而实现创新。由此可见,知识管理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自身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来实现所需信息的获取和传递,而这正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所需要的。
   2.2知识管理有助于企业获取与对手竞争所需的更高的反应速度。知识管理系统可模拟人类神经系统构成企业的“数字神经系统”,使其具有平稳和有效运行的能力,能对紧急情况和机遇做出快速反应,为企业内部需要信息的人快速提供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快速做出决策和与客户打交道的能力。知识管理系统同时还集中了集体的智慧,大大提高了企业整体对复杂事物的判断和分析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了企业对外界变化的敏感性,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提供了更多的商业机会。
   2.3知识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人力资源质量,推动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系统有助于提高企业智能,企业智能是一个有关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衡量标准,用来分析、评测企业能多大程度地共享信息和分享思想。知识管理让员工通过各种内外部的信息库来获取知识,形成思想,然后经过员工之间,尤其是基层小组成员间的交流讨论,实现知识创新,提高工作质量,并将新知识存储在企业信息库中供其他员工学习和利用。这样,知识管理系统能使企业员工迅速获得成本低廉而优质的培训教育,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并在组织中形成学习氛围,客观上提高了企业整体素质水平和企业竞争力。
   2.4知识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管理从某种角度讲,就是对信息的处理。企业管理表现为各个管理层相互联系形成等级链、矩阵链,链条上的某一环节只是发挥着信息的收集、挑选和转发的“中转站”作用。
   3.依靠知识管理培养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3.1明确企业战略目标和核心竞争力
   企业任何变革都必须与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在此基础上,就要明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哪些是可以通过知识管理得到提升的,当前亟需解决的制约核心竞争力的瓶颈在哪里等一系列问题。这是通过知识管理是否能够实现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所在,只有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以制造企业为例:上游企业关注的大多是客户,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就取决于客户,因而知识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对客户资源的管理上;下游企业则更关注降低制造成本,低成本是其主要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知识管理的重点应放在管理企业资源上。
   3.2建立有专职人员负责的知识库,注重企业知识的挖掘、学习。知识库在任何知识管理的组织构架中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它为组织提供了一个最基本的展开知识管理的“知识空间”。首先,建立。将企业相关的各类文档、笔记、报告、演示稿、文章等进行结构化处理后存入知识库,使之易于提取。其次,设立知识通道。当某人需要知识时,能找到拥有此项知识的人,并将知识传递给需要它的人。企业只有通过自身的学习,才能真正懂得并去运用这些知识。企业通过知识库挖掘和利用知识,将成为个人和学习组织成功的关键。
   3.3建立高效先进的知识型组织结构。当知识成为组织运作的核心资源时,组织结构的设计就必须考虑能否有效地激活知识的价值。企业的组织结构必须以柔性化、扁平化为改革方向,其优点是:以基层作为管理权力和信息的基点,通过减少管理的层次,减少决策与行动之间的时间延滞与信息失真,使组织的能力变得柔性化,加快企业对市场和竞争动态变化的反应,增强企业组织在不确定环境下的适应性。
   3.4营造有利于知识共享的组织文化。知识管理需要的是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崭新的企业文化,与原来传统经济时代机械化大生产要求员工的守序、准时、服从不同,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更注重于企业内部对新知识的渴求,对知识的共享,以及为企业“贡献”知识的成就感等氛围的培育。要建立开放和相互信任的合作环境及科学的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不断使员工对知识创新有新需求,鼓励知识共享和利用。

客服QQ:联系在线客服获取 投稿邮箱:联系在线客服获取@qq.com
核心期刊网,国内知论文发表品牌,2017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查询,海量合作期刊资源,快速安排EI SCI 北大核心 南大核心。
用心服务,诚信经营,因为专业所以出色。知行合一,行胜于言!
Copyright © 2008-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