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期刊约稿

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类期刊约稿 >
我国教育信息产业化的经济投入与产出

 教育信息产业化是新时期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地推动教育信息产业化。为了适应社会的要求,我国的教育信息产业化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在教育信息产业化方面的投入也大量倾斜,相对于我国有限的教育资源来说,教育信息产业化的投入是巨大的。一所中小学校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资金投入,究竟带来了什么效益?
   一、教育信息产业化的经济投入
   随着“校校通”工程的开展实施,全国上下掀起了教育信息产业化的高潮。自2003年以来,我国教育信息产业化投入巨增,全国出现一片大好的丰产景象。就基础教育领域而言,教育信息产业化的硬件设施比4年前增长了10多倍。
   我国政府对农村教育信息产业化投资在现有的基础上又有较大的发展,2005年国家将投入40多亿元用于建设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产业化,使五分之三的农村县级以上的中小学基础教育实现信息化。从2003年开始的“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已投入20多亿元,预计总投入将达到100亿元,争取用5年或更短的时间,使农村中小学初步实现教育信息产业化,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农村教育信息产业化,国家用5年时间做到三个具备: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 农村小学基本具备数字电视教学收视系统和教学关盘播放设备及资源。
   二、教育信息产业化的产出
   教育信息产业化硬件设施的大幅增长,本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情,但是花费了几百亿元建设起来的设施,目前却绝大部分未能充分发挥作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具体有四种情况:设备数量不够,不能满足使用、设备不能在教学中发挥作用、资源缺乏,支持不起作用、应用能力的人力不足。
   全国建校园网的学校大约三万多所,国家直接财政投入大约500~600亿 。加上地方的配套资金,以及学校、家长购买电脑的投资将近1000亿。校园网用得比较好的学校大约只有5%左右。用得一般的学校大约是10%左右。还有85%的学校基本上是闲置,甚至成为学校维护和管理的一个很沉重的负担,这说明我国在教育信息产业化上“大投入没有大产出,高投资没有高效益”。
   目前大部分地区把教育信息产业化作为门脸,作为一种点缀,只在评比、检查、评估、比赛时使用,是领导拿来升官的砝码;有些地区在使用,但是采用的是新媒体老办法,人灌变机灌,看起来是丰产景象,却无丰收的效益;整合的理论与实践不协调,能做课的人数少,只是局部有收成。
   三、教育信息产业化应重视实效
   在实施教育信息产业化的过程中,无论是“校校通工程”还是“校校网工程”,这仅是搭起了一个很好的教育网络平台,而取得应用实效才是其真正的目的所在。应用实效涉及到应用环境和应用深度。没有一定的应用环境,就不能达到一定的应用深度,最终也难产生期望的应用实效。因此,在配备必要的硬件和软件的同时,教师素质、教学环境以及教育教学政策等也要跟上,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教育信息产业化快速健康地发展。
   能否运用教育信息产业化,尤其是网络环境来促进教育深化改革,大幅提升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科教学质量,是当前教育信息产业化健康、深入发展的关键所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需在提升各学科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方面狠下功夫。
   如何运用教育信息产业化环境,尤其是网络环境来促进教育深化改革、大幅提升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科教学质量与效率的问题,不仅是中国教育信息产业化健康、深入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信息产业化健康、深入发展的关键问题。
   经历了教育信息产业化初期的设备采购、网络铺设之后,对教育信息产业化的建设要从初期的盲目狂热,进入理性判断。各级教育机构应该认识到教育信息产业化的发展需要狠抓,大批的资金需要合理科学地应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四、我国教育信息产业化的未来走向
   1. 重视教育信息产业化人才队伍的建设:教育信息产业化的目标是促进教育改革和质量的不断提高,因此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固然需要硬件等的投入和改善与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但更为重要的是人的因素,尤其是加强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形成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这是教育信息产业化能否取得实质性效果的关键所在。
   2. 进一步重视信息化标准的制定:信息化需要统一的标准,目前的信息化的标准指标还应进一步充实,某些标准需要有一定的弹性,要充分体现出各地、各校的差异性、发展性。
   3. 必须更加重视农村教育的信息化工作:农村教育信息产业化发展的三个模式是农村学校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和农村学校计算机室。
   4. 更加重视数字化技术的实用效率:在建设数字化校园过程中,形式或模式可以多样化,不要也不宜盲目攀比,必须要量力而行。
   5. 重视发挥下一代互联网的骨干作用,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下一代互联网的正式开通和试运行,对我国现有的远程教育,无论的形式还是内容都将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而且将使远程教育的地位、作用显得更为重要。我们要做的是从内外部,充分做好准备迎接远程教育巨大变革的到来。
   在教育信息产业化的进程中我们一定要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一定要“建有所用”,要建设也要运用,建设是基础,运用是关键。

客服QQ:联系在线客服获取 投稿邮箱:联系在线客服获取@qq.com
核心期刊网,国内知论文发表品牌,2017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查询,海量合作期刊资源,快速安排EI SCI 北大核心 南大核心。
用心服务,诚信经营,因为专业所以出色。知行合一,行胜于言!
Copyright © 2008-2017